重大装备国产化是实现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一些重大装备的核心技术和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特别是以铸锻为基础的热加工零部件,有些产品目前依靠进口,还有一些产品被国外封锁。 ”全国人大代表杜应流说,美国的《出口管理条例》对关键零部件技术出口进行了限制,其中特别明确规定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政策,涉及的产品不仅包括军品,更多的是工业关键零部件、材料和工艺。
核心零部件成为严重制约重大装备国产化的瓶颈,“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必将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一大‘软肋’。 ”杜应流代表说,据调查,在核心零部件制造上,我国设备能力已经具备,技术也不再是重要障碍,尤其是部分民营企业通过灵活的市场化方式整合全球人才、技术和设备,已经具有相当的研发实力和一定的突破能力。目前我国核心零部件发展滞后,关键原因在于相关产业政策存在弊端:一是核心零部件没有与主机享受同等政策待遇,核心零部件企业处于边缘化地位,承受高投入、高风险、低回报等多重压力;二是民营零部件企业没有与国有企业享受同等政策待遇,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专业化核心零部件制造企业,难以进入国有企业主导的相对封闭的重大装备制造体系。
“改变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水平不高的局面,仅仅依靠市场、依靠企业、依靠现行政策难以突破,必须以国家意志采取强有力的产业政策积极推动重大装备核心零部件国产化。 ”杜应流代表提出,要将核心零部件与主机一同纳入相关规划,在重大专项、重点工程中单列,并明确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和应用的支持政策;要对符合条件的民企一视同仁,纳入核心零部件研制单位定点布局,并实行动态清单管理,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积极参与重大装备国产化。